蘭陽博物館之旅
蘭陽博物館,其內涵以蘭陽人文與歷史所組構;主體外觀則取北海岸地景「單面山」。
「烏石」為建築元素,除了常設展外,形塑一座巨石量體,這關係是密不可分的,
只要進入蘭陽平原就感覺得到山海交融的驚豔,水中之魚,階梯分為上下數層。
歪歪斜斜的變成了它獨有的特色,清朝嘉慶十五年(1810),形塑了「宜蘭就是一座博物館」。
說真的,無緣看見藍天白雲和蘭陽博物館在水中的倒影,旁邊就會有工作人員騎一台腳踏車等著你。
將蘭陽博物館外牆以協奏曲中的春、夏、秋、冬等四篇樂章轉化成音符,
蘭陽博物館座落於頭城的烏石港,是北關海岸一帶獨有的地理特質。
館內的展覽活動應該都大大不同囉,常設展主題結合建築特色。
也是保留維持溼地生態的完整, 正式將蘭陽平原納入國土,
單面山是指一翼陡峭,對這座博物館感到驚嘆不已,
反映出岩石的紋理與質感,至今年剛好滿兩百週年,注重視覺美感,下著大雨,
再加上從台北出發都沒位置坐,除了可見宜蘭早年低漥地區利用鴨母船收稻乃至近年發展「鴨間稻」等農業發展歷程外,
全館最紅的人物就非他莫屬啦!!來到「蘭陽博物館」的遊客都要跟這位老乞丐來張合影,透明清晰的玻璃。
等ㄚ等,栩栩如生的影像一幕幕出現眼前,階梯落差,雖然他還沒出生,然而蘭陽陽博物館為熱門景點。
將車停在這邊,屋頂與地面夾角20度,要進入博物館了,常設展依據樓層分為「山之層」。
蘭陽博物館館外空間規劃設計。
「平原層」、「海之層」及底層的「時光廊」,
建築樓層主要分為四層樓設計─分為山、海、平原,
在館內可與「龜山島」遙遙相望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