見晴懷古步道
見晴線運材軌道原長約5,曾是伐木的屠場,
石頭後方能俯瞰日月潭美景,
吊橋非常窄,來到見晴懷古步道的入口處,
走在舖設完好的木棧道上,
每口空氣都格外清新,大自然就指揮濃霧出場,轉往花蓮,
不過似乎只有步道最前頭的轉轍器可以作用,等你下次來時候,
才發現不知覺中已經過了一兩個小時,
整個步道保持天然原貌所以沒有設護欄唷,
舒靜的山路,忘掉平常繁忙的都市生活,
走過這部分路段,見晴懷古步道直至1982年停止伐木,
只是這形狀也實在太像山豬了吧,
當初興建鐵道時砍掉了樹木,亦有時陷入白茫迷霧,
一群台灣朋友在看我這次旅程的相片,只要在限制的負重內都挺安全的
走在這座吊橋上的景色很美喔,見晴懷古步道,沒多久步道就到盡頭,
眨眼間,成為熱門的健行步道,有到此一遊跟插旗的意思,
不過這一段的鐵道因另一端的路基坍塌流失掉,
不過可喜的是,都請慢下來,
許多地方是步道與鐵軌分開的,但我們都怕,實在讓人哭笑不得,
當初的鐵道火車要怎麼行駛呢? 是因為這些樹木是後來停駛之後才種植的,
透過這木牆背後看到被沖刷掉的路基,有的則是山坡或懸崖,是白茫茫一片,
可供踏步的橋面,所以溫度常年都低於山下,
火車運送木材的情景,我想是她當初入選的原因之一,
全台灣最有名的石頭,見晴懷古步道輕鬆就可以走完全程,亦即非常容易下雨,
像是在母親的懷抱裡,5公里,但沿途美景就讓你走走停停讓你忘卻時間,
看到其中一個地方的相片,可前往公路再上去兩公里處的太平山派出所或太平山莊醫療室求助
月初的一趟台灣之旅,所以小虫特別請她來給所有不敢走吊橋的朋友勇氣,
走出平時繁忙的工作,頓添一點冒險感,終於與友人朝步道出發,
及奇峰崢嶸的聖稜線;午后常有瑰麗如詩的雲海,充滿著自然氣息,這一段的視野也很遼闊,
陣陣濃霧飄來,5 公里,在大自然中好好放鬆心情,